为深化中美青年人文交流,落实习近平主席“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重要倡议,在美国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YES项目)框架下,我院于近日精心策划组织“YES项目——中美青年旗袍文化体验活动”。作为该计划的重点文化交流单元,活动以“中美青年共绘非遗新篇丝路流韵架起文化友谊之桥”为主题,吸引20余名美国青年全程沉浸式参与,在传统服饰的方寸之间触摸中华文化脉搏,书写青春共融的动人篇章。
活动现场,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的教师团队以“旗袍文化之旅”为题,系统地阐释了旗袍如何从衣橱到国粹的百年嬗变,通过历史影像、实物展陈与互动讲解,为中美青年展开一幅鲜活的文化长卷。“大家现在看到的立领盘扣,不仅是装饰,更是东方女性含蓄典雅的精神符号;开衩的设计从最初便于骑行的实用功能,逐渐演变为展现东方美学比例的艺术表达......”随着主讲教师的生动阐释,从民国时期的海派风情到当代的文化符号演变,旗袍作为“行走的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在青年们的惊叹与讨论中徐徐铺陈。
实践环节中,中美青年组成“跨文化创作小组”,共同执起绣针与刻刀,将一块块素色真丝布料转化为精巧的迷你旗袍。裁剪时对“黄金比例”的精准把握、盘扣时“一绕一结”的传统技法,让美国青年直呼“原来一件旗袍藏着这么多智慧”。“太神奇了,我也会做衣服啦!”来自佐治亚的YES项目学员Elizabeth Wang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只用一块布和一把剪刀,就能做出一件小旗袍!”。另一侧的“漆扇”体验区同样热闹——当靛蓝染料在水中舒展成云纹,当朱红漆液随木棒轻旋漾开涟漪,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在扇面上晕染成型。传统技艺在青春活力与创意的碰撞中,成为跨越国界、引发强烈文化共鸣的独特符号。
此次活动是我院“丝路流韵”(The Flowing Silk Road)项目成功入选YES推介项目后的首次重要实践,是对习近平主席关于加强中美人文交流重要指示的积极响应。近年来,学院已构建起为“旗袍文化”“丝绸工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体系,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获批了江苏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接下来,学院将持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程,拓展与海外高校、文化机构的合作网络,以更生动的文化实践、更立体的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美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理解、深化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力量。
(国际交流合作处 撰稿:邵林;审核:皮贺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