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使命’、‘四史’、‘传统文化’这些字词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我们了解得都太过于模糊暧昧,在这次的品‘丝韵’,悟‘四史’主题党日活动中,我们来到了苏州丝绸博物馆,切身了解丝绸历史记忆,感受了蚕宝宝的一生,聆听了魏馆长讲述苏州丝绸博物馆的前世今生,从浅至深、由内到外地掌握了苏州传统文化,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极其生动的党课,受益匪浅。”刚刚获得国家奖学金的陆恬同学对党日活动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11月11日下午,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师生党员和部分学生骨干走进苏州丝绸博物馆,开展“品丝韵,悟四史”主题党日活动,党总支书记杨建慧参随行参加并指导。
作为“宋锦”和“漳缎”两项传统丝织技艺非遗传承保护单位的苏州丝绸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专业的丝绸博物馆。活动当天,沿着丝绸博物馆内时空贯连的历史馆,党支部成员边走边看,从蚕桑居里蚕宝宝吐司成茧的神奇,到织染坊里宋锦小花楼织机和五彩漳缎大花楼织机的精妙,再到贡织院中以苏州织造署遗址为原型重现苏州清代官营织造的繁盛景象,历久弥新的丝绸文化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精彩讲解中,在现场陈列的700余件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物级藏品中得到彰显,让中华七千年的丝绸文明史得以走近眼前。
“跟着解说人员从历史馆到现代馆,经过桑梓院让我们看到了蚕丝的生产者—蚕,紧接着就来到了丝织机械陈列室,出现在眼前的不仅是一架架纺织机器,更让我为古人的智慧而深深折服。为中国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丝绸文化而自豪。此次活动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提高了我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和服务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学生会主席刘涛感触颇深。
参观结束后,苏州丝绸博物馆魏保信馆长以“传播丝绸文化,领略丝绸文明”为题,介绍了苏州丝绸博物馆的由来,并结合历史馆、现代馆、少儿科普馆、桑梓苑和丝织机械陈列室、钱小萍丝绸文化艺术馆等不同展厅展陈设计,讲解了各个时期苏州地区的丝织业的发展情况,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在现代丝绸工业的重要贡献,为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四史”主题微党课,每一位党员都近距离聆听苏州丝绸背后的故事,在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近距离了解蚕桑养植和古代丝绸织造技术,感叹丝绸精美的同时,也对复杂的丝织技艺表示惊叹。非遗技艺传承着的是民间文化的血脉,更承载着民族的精神,透过活动使我们正确认识了非遗的文化价值和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传统非遗保护和传承是我们的应尽义务。”学生党员张笑容如是说。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微党课+现场教学”的方式呈现,不仅让师生党员的这段行程中充满了苏州传统文化的元素,也完成了一次满含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政现场课,为纺织艺术学院“四史”教育向纵深推进打下了基础。
(纺织艺术学院撰稿:刘晓晓、苏雷;摄影:许安琪等;审核:杨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