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加入收藏
  • 邮件系统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群团工作 - 正文

初心定向,匠心筑梦,艺心出彩 ——纺织艺术学院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来源:   作者:  添加日期:2022-09-08 08:37:39  阅读次数:

暑假期间,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团委在党总支的统一部署下,系统化设计暑期“三下乡”工作方案,项目化开展假期的学生“返家乡”主题实践活动,组建了由党政领导、专业导师、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四方协同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团队,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聚力民族团结、法治宣传实践团等多个主题,发动2020、2021级全体学生,形成全覆盖的“点面结合、逐层递进”推进模式。

今年,学院共组建12支团队,在江苏、西藏、江西、贵州、河南、河北六省共18个县市开展主题实践。12支团队中包含1支国家级团队、3支省级团队和8支校院级团队,围绕初心定向,匠心筑梦,艺心出彩的主题开展实践。

初心定向,寻党史,谈法治

“青年观档,明志致远”社会实践从“寻档案”“拉小手”“绘发展”三方面开展:“寻档案”,寻找家庭档案中的四史印记,学习四史知识,拍摄四史宣讲视频;“拉小手”,带领小朋友一起走进家庭档案了解祖国发展历程;“绘发展”,通过家风、花朝节等墙绘,用艺术专业展现档案里的四史故事,助力城市发展。“春蚕普法家”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宪法宣传系列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让群众学习宪法、感悟宪法,把宪法精神浸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动大家一起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拥抱绿色环境,守护长青生态”社会实践团以生物多样性为切入点,关注并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匠心筑梦,振乡村,兴文化

“乡绘新图景”社会实践团员通过设计、描边、上色,完美呈现一幅幅改善乡村面貌的墙绘作品,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访丝绸文化,扬民族精神”社会实践团队。“传承缂丝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深入挖掘非遗缂丝文化价值,创新活动新形式,并切入“三调研”、“三进行动”,拓宽缂丝受众面,有力推广非遗缂丝,不断宣传缂丝文化,不仅让非遗文化得到保护,也让它们更多走入“寻常百姓家”。描摹“苏式”墙绘,大美江南水乡社会实践团围绕乡村新貌、产业特色、传统文化、乡俗历史、红色文化、生态文明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主题,定向设计、绘画乡村墙绘作品。同时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节水护水、防疫宣传等内容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助力农村环境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

艺心出彩,促团结,展技能

“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团长,结合留守儿童特点,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以“美育教育”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艺术兴趣课堂、美术鉴赏课、绘画教学、心理辅导等服务为依托,为社区留守儿童送去关怀,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难忘的“七彩假期”。“访丝绸文化,扬民族精神”团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访谈、城市调研、微纪录片等形式,探寻丝绸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深厚内涵与联结,弘扬丝绸之路上的丝绸文化。

纺织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共组织团队成员发表中青网49篇,同时在交汇点、中华网、姑苏晚报等省市级媒体报道共17篇以及江苏教育发布5篇,并收到镇江团市委和淮安团市委等多封市级、社区表扬信,做到实践有成效、宣传有力度,真正让青年学子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会贯通中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

(纺织艺术学院 撰稿:王丽;供图:刘一鸣;审核:杨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