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挑战,乐于志愿
在朱兰钰菲刚刚进入苏经贸的时候,老师们曾说:“你们还年轻,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所以,她在过去的365天里不断地努力和尝试,为的就是今天的自己能比昨天的自己有一点点的进步。

一、不忘初心
今年一月份,刘颢霖、陈志华两位老师指导朱兰钰菲团队实地走访了革命先辈家属,开展了三个月的“挑战杯”红色调研。调研过程中,令朱兰钰菲印象最深的是访谈倪冈老师,他是姑苏城里走出的抗日女英雄倪淑英的亲人。在反日寇秋季大扫荡战斗中,年仅27岁怀有身孕的倪淑英为了保护党的机密,也为了掩护战友而光荣牺牲,但倪淑英的付出却赢得了近千军民的成功突围!
访谈中,倪冈老师语重心长地嘱托:“年轻一代,不要忘记革命历史,要传承红色精神,要坚守信仰的力量,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朱兰钰菲说她曾经读到这句话很多次,但这一次,她才真正感到这句话离自己如此之近。在参加红色专项之前,她的大学生活也是勤奋而充实的,但她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肩上背负的使命,而完成这一堂现场的“思政课”之后,她逐渐明白了,因为信仰,让她的努力,有了不负时代的意义。
二、职业匠心
身为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朱兰钰菲,结对了高钰老师作为她的技能导师,也结识了一位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当她迎来第一个技能上的挑战——新生画展的时候,发现原来她身边还有这么多擅长绘画的同学,高钰老师指导她早早地投入了作品的准备中,一次次的修改,最终换来了一等奖。
她说:“比起手上的那一张奖状,我更欣慰的是我用技能这把“钥匙”,真正开启了“433”成才之路。”过去的一年,她已经完成了全部十项内容,当她回顾起日复一日的志愿服务中满是殚精竭虑,当她抱怨起班级活动的组织难以顺利推进,她然发现,科学奋斗的意义,其实就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只有科学的奋斗,才能培育自己的职业匠心。
在加入“苏海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之前,她是一个只会用画笔、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人,是曹蕾老师无条件的信赖,给了她足够的机会去反复打磨项目,反复锤炼自己的口头表达。在江苏省“互联网+”的赛场上,小小的紫菜,竟然也绽放了大大的光彩。
她说:“我取得了比一等奖更有价值的创新创业成果,这个成果就是——做每件事都要具备的职业匠心。”
三、美育艺心
暑假期间,朱兰钰菲参加了“乡绘新图景”三下乡实践团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以手绘的形式美化乡村。她们团队去到了太仓市丁泾村,为了乡村道路的完美展示,她们用了9天时间,完成了25平方墙面的手绘。在返程的路上,她们意外地听到了社区居民对作品的高度肯定,这样的好口碑,胜过千万座奖杯,在手绘乡村中累积的成就感,也坚定了她为社会服务,勇担社会责任的决心。在过去的一年里,她去过很多地方参与手绘,馨泰社区、时尚舞台、华发广场,都有她们团队艺术创作的痕迹。她们也在建党100周年的画展里,用自己的作品向中国共产党献礼,也向自己的信仰献礼。美育艺心,让她拥有了把信仰可视化展示的机会,她也惊喜地发现,当信仰被可视化以后,变得更加美丽,直指人心。
不忘初心、职业匠心、美育艺心,这是大学一年级、二十岁的她经历的“三心”故事。“育厚德之人,炼强技之才”,她很感谢经贸的校训对她的鞭策,也感谢老师、同学们给予她莫大的帮助和支持。在这一年中,她逐渐学会了爱自己、爱岗位,也慢慢领悟了爱家庭、爱社会。在未来的一年,她将会踏上新的征程,用时代思想巩固初心,用科学奋斗坚守匠心,用家国情怀温润艺心,做一个有品德、有品行、有品位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