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加入收藏
  • 邮件系统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433 - 成才典型 - 正文

【433成才典型】2023年:21视觉05-俞闻

来源:   作者:  添加日期:2023-04-25 07:58:00  阅读次数:


姓名:俞闻

班级:21视觉05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所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辅导员:屈洁莹

技能导师:张莉丽

参加项目及所获荣誉:

1.省级荣誉

(1)2022年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荣誉证书;

(2)2022年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二等奖荣誉证书;

2.校级荣誉

(1)2022年获得《喵星计划》“商业计划书”优秀奖荣誉证书。

(2)2022年获得志愿服务时长达120小时荣誉证书;

(3)2023年获得“我领悟的时代思想”荣誉证书;

(4)2022年获得“校三等奖学金”荣誉证书;

(5)2022年获得“校班级先锋”荣誉证书;

(6)2022年获得“品味经典,激扬青春”春风咏诵读书节二等奖。


“433”完成情况

一、提升个人素养

担任一任干部:院团委团务部副部长、21视觉05团支书兼班长;

参加一个社团:独立影像社、弘毅朗读社;

组织一次活动:组织生活会暨团员评议会;

培养一项特长:朗诵,在弘毅朗读社朗诵获得优胜奖和二等奖;

二、培养核心技能

结对一名技能导师:张莉丽老师;

明确一个技能方向:平面设计;

参加一次技能比赛:参加并获得防范非法集资设计比赛三等奖;

三、培养创新精神

加入一支创新创业团队:“喵星计划”创新创业团队;

完成一次创新创业实践:参加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

取得一个创新创业成果: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一等奖。



“433”事迹讲述


“433”引领技能开创,花开满园尽出彩

俞闻,汉族,共青团员,2003年3月出生,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2021级视觉传达与设计专业学生,曾获2022年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与二等奖、2022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获得“校三等奖学金”荣誉。

一、齐头并进练技能,带动班级齐奋进。

思想方面,进入大学,俞闻便积极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参加党校培训对伟大的党组织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使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之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她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的合作,在团队中她能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在平面设计领域不断探索,在组织中积极配合团组织分配给她的任务,不断向党组织靠拢。班级中,她致力于提高班级凝聚力,严于律己,发挥带头作用;在个人方面,她奉献校园,服务同学,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她作为班级的班长,带动班级半数以上同学参加技能活动,班级在综测中合格率达100%;班级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达100%,全员拿到了普通话水平证书和ps技能证书。她还与学委召开了班级学风建设与反思会议,在居家学习主题班会中分享学习心得,特色学风活动也在微媒体投稿展示。他们在校内活动中强技能,班级在“春夏秋冬皆是精彩”校庆画展获奖率位居年级第一;班级“433”第一个“3”的优秀率100%,位居年级第一。

二、扎根技能领域,绽放双创之花。

在长达五年的视觉传达与设计的技能领域中,在技能老师和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她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2022年她跟随团队参加了创新创业比赛,《喵星计划》和《麻之库》团队在备赛时,时常就会遇到瓶颈,PPT的制作通常都要打磨到深夜,也需要修改很多次。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磨砺,使她在磨练中得到成长。这次比赛不仅仅是奖项,更是延伸了课堂外的知识。她学会了如何自行思考,去从针对性的问题中借助老师给予的思路,来找到问题的答案。成功没有捷径,只有靠努力和付出才能取得胜利,勇敢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成长。两支团队在他们的努力下,获得了江苏省的一等奖和二等奖。

技能赋能实践,用手绘助力乡村振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2年寒假中作为当代大学生,更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她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作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参加了太仓市的防疫工作。每天需要早上五点起床纵使工作十分枯燥,但是看到大家的笑脸、听到他们的关心,她感到浑身都充满了干劲,他们的肯定就是支持。

同年暑期,她以身作则,加入4个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带领团队同学一起到苏州市华通六区、茶花社区、太仓市东林社区等多地开展手绘活动,团队志愿时长累积达85小时,在交汇点、中青网发表新闻稿十余篇 。从前期的设计定稿到150平的墙绘绘制,团队获得省级立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逐渐培育了“职业匠心”。用艺术形式展现乡村发展,要经过不断探索,逐渐认识到了匠心与创新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深入地将专业运用于实践,用艺术践行工匠精神,他们用专业技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

一路走来,并非顺风顺水,成功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她保持着对自己渺小的定位。但是她敢于挑战,敢于用更大的理想去拥抱时代,未来的路很长,把渺小的自己投入广阔的天地,定能实现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