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加入收藏
  • 邮件系统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433 - 成才典型 - 正文

【大学生年度人物】2023年:20视觉33-朱兰钰菲

来源:   作者:  添加日期:2023-04-25 10:34:54  阅读次数:

心在一艺 艺振乡村

写意·服务·宣传·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最美路径

2023年大学生年度人物朱兰钰菲事迹材料


朱兰钰菲,汉族,共青团员,2002年4月生人,来自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2020级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江苏省网络文化节一等奖等。

朱兰钰菲作为纺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积极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打造“艺匠+”志愿服务品牌,并依托志愿服务品牌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用画笔写意乡村、用志愿服务乡村、用创新发展乡村,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最美路径。

访风土人情,写意乡村。

在网络文化节的启发下,朱兰钰菲组建团队拿起手中的画笔绘出乡村发展画卷,奔波于太仓市七十二家村、常熟市陈家塘等12地调研,走访300余位居民收集乡村变迁的图文资料,并将整理出的百余个乡村振兴故事绘制出100余幅生动画卷。画卷或呈现水乡田园风韵,或呈现农业发展新貌,或记录乡土人情,将乡村变迁发展的故事原汁原味展现,并将影像投放到新媒体平台,部分作品上线仅一周,播放量便已破万,作品也荣获江苏省网络文化节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这更加坚定了朱兰钰菲用专业技能赋能乡村振兴的信心。

描公益墙绘,服务乡村。

朱兰钰菲在进一步探索“艺匠+志愿”服务模式后,组建了乡“绘”新图景实践团,致力于乡村微改造。朱兰钰菲与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布了江苏省丁泾村和柳舍村等15个乡村,围绕“养老敬老”、“疫情防控”和“非遗传承”等20余个主题创作近1600平米主题墙绘,团队总志愿时长累计1300小时,服务人数达3000人,并在中青网、交汇点等媒体发表感悟30余篇,朱兰钰菲个人志愿时长也已累计210小时。2022年8月,朱兰钰菲带领志愿者团队与新城苑社区携手共建30平米彩绘版便民核酸检测亭,她们顶着酷暑,耗时128小时,在墙面上嵌入疫情防控标语、大白、团员青年、吴中区志愿者形象代言人吴小志等要素,受到居民一致好评,那一刻的认可也使得朱兰钰菲认识到唯有坚持匠心,才能绽放绚丽之花,该项目也荣获江苏省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溯丝绸之源,宣传乡村。

2022年,朱兰钰菲主持“访丝绸文化,扬民族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丝绸为载体,立足学院国家级丝绸技艺资源库,深入江苏、浙江、西藏等6省28个县市展开乡村志愿寻访,通过参观西藏博物馆、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等18个场馆,将丝绸非遗项目加以分类梳理,完成乡村丝绸文化微纪录片4部,设计文创产品3套,中青网等发表报道30篇,也收获镇江团市委表扬信,团队最终获评2022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朱兰钰菲也获得了“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称号。从省级立项到国家级荣誉的获得,也让朱兰钰菲感悟到:匠心传承是青年一代为之奋斗的不懈使命。

探索创业实践,发展乡村经济。

朱兰钰菲依托“美育艺心”大学生党员素质工作坊,将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组建了“苏海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将助农与创新创业结合,收获了巨大的成长与蜕变。通过此次创新创业大赛,朱兰钰菲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坚定了她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念。最终,朱兰钰菲所在团队获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从写意探索到志愿服务再到创新发展,见证了朱兰钰菲在助力乡村振兴之路的成长与蜕变。也让她逐渐明白了,奉献和热爱,让付出有了不负时代的意义。今后,朱兰钰菲将不断以匠心传承传统文脉、再塑乡村之美,探索乡村振兴的最美路径,让志愿服务精神“星火成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