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时间:2021-11-10   点击数: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介绍

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专业

学制:3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电子专用设备装配调试人员,其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人员,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智能硬件装调员职业,能够从事电子产品辅助设计、安装调试、生产工艺管理、检测与质量管理、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售后服务、应用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2. 主要课程

电子电路仿真与应用,电子产品PCB设计,智能装备安装调试,微控制器应用,工业互联网安装调试,虚拟仪器仿真与测试,电子产品测试方案规划,岗位实习。


3. 就业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门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结合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领域的交叉学科,毕业生具备电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智能设备调试等核心技能。随着智能化、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适应性强,主要在电子行业进行就业。

1 电子工程师:从事电子产品(如智能硬件、工业设备等)的电路设计、仿真与优化,完成原理图绘制、PCB设计及元器件选型。
    2 测试工程师:负责产品功能测试、可靠性验证,编写测试方案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3 工艺工程师:优化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4)硬件开发工程师:主导智能终端设备的硬件开发,如传感器模块、控制器等。
行业趋势: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微型化转型,5GAI芯片等领域需求旺盛。


4.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全部副高级以上,教授1名,副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1名。


5. 实训条件

   本专业有电子CAD实训室、电子综合测试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单片机设计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室。


6. 校企合作  

本专业与上市公司吴通控股子公司吴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苏州艾拓琪光电有限公司、苏州诺达佳自动化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7. 优秀毕业生

姓名

年级

专业

就职单位

职务

所获荣誉

凡增威

2013

应用电子技术

苏州纳芯微电子

市场技术总经理

优秀员工

张创世

2015

应用电子技术

苏州智华汽车电子有限

研发工程师

校期间省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杜晓杰

2016

应用电子技术

江苏人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校期间省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高东立

2017

应用电子技术

无锡和悦电子

研发工程师

校期间获校奖学金一等奖

吴露生

2020

应用电子技术

苏州诺达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工程师

校期间获校三好学生


8. 专业特色成果、荣誉  

(特色1):

1 学科交叉性强,应用范围广
  专业 融合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控制、通信工程等核心领域,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应用场景覆盖智能硬件、物联网(IoT)、工业自动化、医疗电子、新能源等领域,适应性强。
2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强调理论+实践,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项目等提升动手能力。  
3紧跟技术趋势
 聚焦前沿领域如5G通信、人工智能(AIoT)、边缘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教学内容动态更新,贴合行业需求。

4技术稀缺性和高就业率

握嵌入式系统开发、PCB设计、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等核心技能,企业需求旺盛。具备软硬件协同设计能力,能独立完成从电路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流程项目。据统计,就业率长期保持95%以上,尤其在长三角电子产业聚集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凭借其“硬核技能+广泛场景”的特点,在产业升级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积累,既能成为企业急需的技术骨干,也可在科研或创业中开辟新赛道,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5)取得成果

本专业近三年横向到账经费200万左右,紧跟行业技术前沿,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教学实践。

(特色2):

教学模式

(1)“分层递进”课程体系

基础层:夯实数电、模电、C语言、单片机原理等理论课程,辅以基础实验(如电路焊接、传感器调试)。
进阶层:通过项目式教学(PBL)强化嵌入式系统、PCB设计、嵌入式开发等核心技能。
综合层:校企合作开发真实项目(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系统),要求学生完成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到测试落地的全流程。

2 实践教学平台
校内实验室:配备电子设计仿真软件、示波器、信号源设备、工业级开发板(如STM32、树莓派),支持学生自主实验。
校外实训基地:与吴通控股、苏州诺达佳自动化有限公司、艾拓琪光电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参与生产线调试、设备维护等实战任务。

3 “竞赛+科研”双驱模式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竞赛、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等,以赛促学,培养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接触前沿技术。

4)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
利用学校智慧职教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Coursera)提前学习理论,课堂时间聚焦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引入企业工程师开展“技术工作坊”,讲授行业最新工具(如Altium DesignerLabVIEW)的应用技巧。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 技术能力
硬件设计:掌握从电路仿真(Multisim)到PCB制板的完整流程,能独立设计功能模块(如电源管理、信号放大)。

软件开发:熟练使用C/C++开发嵌入式程序,实现硬件控制与算法优化(如

PID控制、图像识别)。
系统集成:通过项目训练,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如将传感器、通信模块与云端平台结合)。

2)工程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企业级项目(如工业自动化产线改造),学习需求分析、成本控制与风险评估。在故障排查中培养逻辑分析能力,例如使用示波器诊断电路信号异常。

3 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创业课程中,学生组队完成产品原型开发(如创新创业大赛),并学习商业计划书撰写、路演答辩。

竞赛团队分工明确(硬件、软件、文档),模拟企业研发流程,强化沟通与协作能力。

学生竞赛与创新成果
技能竞赛奖项:近三年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2项,江苏省职业

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创新创业奖项:获得创新创业国家银奖1项,省赛一等奖1项。

Copyright  ©  2012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