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山村是一本书,是一部以“两山”理念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宏大背景、以旺山村党员干部群众的艰苦创业为生动叙事的诗集雅韵。为深刻理解“两山”理论的时代价值,探寻旺山村的致富密码,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的筑梦“两山”实践团师生走进全国最美乡村——苏州市吴中区旺山村,我们重点采访了原党委书记周奎元,深入了解旺山村的过去、现在和发展遇到的瓶颈。通过游客、村民问卷调研,与青年创客“面对面”,深入了解“两山”理念对他们生活和整个旺山村的改变。从而引导旅游专业学生传承和践行“两山”理论,增强服务乡村情怀,以旅游专业所学所长助力乡村振兴。

一、采访周奎元书记
1.问:周书记您好,我们可以看到,从2005年到2013年间,旺山村发展经历了“三级跳”,您能简单给大家说说这三级是怎样逐步升级的吗? 答:我们先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接着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到成为国家4A级景区,最后从国家4A级景区,到成功荣膺国家5A级景区。
2.问:请问旺山村在疫情期间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如何?
答:2022年,在受疫情影响下,村里拿出750余万元给村民分红,户均分红达到13000余元,现在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000元。
3.问:周书记,旺山的振兴发展您认为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是哪几个条件?
答:一是习近平“两山”理论的提出,让旺山看到了方向,二是苏州打造“海棠花红“党建品牌,旺山是头一批,打造了”旺山红“党建品牌,打造了”四型五好“的党委班子团队,打造了”便民、亲民、为民“的党群服务中心。

二、采访国际西点咖啡大师王森老师
1.问:王老师您好,您认为旺山的发展还缺些什么呢?
答:旺山缺技能、缺文化、缺艺术,旺山的发展不是浅显意义上的乡村旅游,而是用技能为乡村增值、用文化赋予内涵、用艺术点燃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2.问:那么您认为旺山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乡村振兴呢?
答:需要旺山打造“向往的生活”,让住在这里的人“诗意地栖居”,让城里人来了不想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三、采访旺山村民
1.问:我们看了《旺山志》,了解到2005年前旺山是个交通闭塞的穷山村。您还记得当时的旺山是什么样子吗?
答:17年前的旺山村,交通闭塞、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主要经济来源靠采石场,常年炮声连连,村里尘土飞扬,村里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是苏州市典型的贫困村,有儿子的家庭娶媳妇都很困难。
2.问:请问您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呢?
答:利用村里好政策经营旅游餐饮以及利用村里好政策经营民宿,年收入在28万元左右。

四、采访周末的旺山游客
1.问:您来旺山旅游的首要目的是什么呢?
答:领略乡村田园风光,品尝农家特色餐饮,远离城市,心理疗愈减压。
2.问:您来旺山玩,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答:出行距离苏州市区不远,卫生条件洁净清新,文化和餐饮很有特色,生态环境美、历史文化丰富。
3.问:您觉得旺山乡村旅游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
答:一是适合小朋友的旅游体验性活动更多一些;二是旅游服务设施更加现代化、更加周到一些;三是种植、采摘、喂养等农耕体验元素要多增加一些。

四、调研感悟通过本次旺山村的实践调研,我发现旺山村的村民们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充分展现,一代代村民吃苦耐劳,接力奋斗“长跑”,将旺山从一个矿山打造成如今的旅游小镇。我们广大青年也更应该在祖国的沃土上施展才华,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人文旅游学院撰稿:22酒店01班邱欣雨;审核:苏菡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