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至18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学院“红旅猫在行动”志愿服务团队连续两日奔赴苏农学院科技园、太湖雪桑蚕基地及文征明实验小学春游活动现场,以“守护者”与“引路人”的双重角色,为近千名中小学生筑起安全防线、点燃实践热情,在田野课堂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4月17日,“红旅猫”团队首站进驻苏农学院科技园。面对华师大苏实小三年级学生的农业研学之旅,志愿者们化身“移动安全员”,全程护航。在番茄种植体验区,红马甲们穿梭于田垄间,既提醒孩子们注意工具使用安全,又引导他们感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当好奇的小朋友偏离队伍时,志愿者迅速启动“网格化守护”预案,通过定点巡查与机动补位,确保研学零风险。
转战太湖雪桑蚕基地后,“红旅猫”团队创新推出“蚕桑文化微课堂”,以“古诗+实践”形式讲解蚕丝文化。志愿者张同学手持蚕茧模型,向孩子们演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蚕宝宝用一生编织一缕丝,就像我们青年要用汗水编织梦想。”孩子们触摸蚕丝时的惊叹、记录观察日记的专注,让志愿者们深感文化传承的使命。
4月18日,团队转战文征明实验小学春游活动,在农耕体验中续写服务篇章。在“小小厨师”午餐烹饪环节,志愿者们架起“安全屏障”:一组紧盯灶火操作,一组示范食材处理,更以“劳动勋章”激励孩子们珍惜粮食。当学生小王成功炒出第一盘青菜时,志愿者小林点赞道:“这不仅是美食,更是成长的勋章!”
下午的农业体验园里,“红旅猫”团队解锁“双线服务”模式:田埂间,志愿者半蹲示范农具用法,手把手教孩子挖出第一颗土豆;手工坊内,他们化身“创意助教”,用秸秆编织、蚕茧绘画点燃学生艺术灵感。活动尾声,孩子们将亲手播种的花生苗赠予志愿者,三年级学生朵朵说:“红旅猫哥哥姐姐是春天里最温暖的风!”
两日服务中,“红旅猫”团队不仅筑牢安全防线,更在服务中实现自我淬炼。志愿者王媛慧感慨:“孩子们对农耕文化的好奇眼神,让我更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意义。”此次活动深化了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未来将推动“红旅猫”品牌与更多中小学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志愿服务成为行走的思政课堂。
“从守护一粒种到传承千年蚕,从灶台边的叮咛到田埂上的躬身,红旅猫始终与春天同行。”团队负责人徐顾敏表示,他们将继续以“文旅+公益”模式助力青少年成长,让志愿红在乡村振兴与教育共富的征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一审:唐玉;二审:苏菡丽;三审: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