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学院姑苏“老字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观前街72号稻香村,围绕“青春乐享非遗,传承百年匠心”主题开展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传统非遗工艺溯源、技艺传承访谈、产品创新研讨等形式,探究稻香村百年糕点制作技艺与现代文旅消费需求的创新融合,为“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创新注入新活力。
1.百年匠心铸就糕点“史诗”
稻香村始创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距今已有252年的历史,其名取自于《红楼梦》大观园中“稻香村”之名,是苏州目前生产销售苏式糕点历史悠久、最为著名的“老字号”之一,在2006年成为首批商务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实践团抵达观前街稻香村后,柜台里的一块块精美糕点吸引了实践团成员们的注意。
实践团成员蔡云浩与李雨轩共同采访了稻香村总经理沈辉。沈经理向实践团成员介绍稻香村自成立之初便坚持着的“厚道做人、地道做事、成人达己、追求卓越”经营理念,这就是稻香村能够传承百年的匠心密码。沈经理说道:“稻香村老师傅们对原料的选取极为讲究。比如玫瑰酥的玫瑰花必取自苏州光福镇清晨带露的糖渍玫瑰;松仁酥的松仁须选长白山饱满的开口松子;枣泥酥的枣泥要经七道工序去除杂质。”这包含着选料的匠心。
当谈及稻香村为何能够在市面上众多糕点品牌中脱颖而出时,沈经理耐心地为实践团成员讲解道:“稻香村作为‘老字号’品牌,传承着百年工艺,同时也高度重视标准品质的把控,近年来集团引入德国全自动生产线,建立恒温恒湿发酵车间,攻克了苏式月饼酥皮的技术难关;运用X射线异物检测系统,使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99%,实现了传统配方与现代食品科技的有机融合。”近十年来,稻香村积极开辟海外市场,糕点出口已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秋月饼累计出口超过1亿元,在海外广受欢迎,已经从“乾隆御笔”逐渐成为了“全球爆款”。
2.文旅赋能促成品牌“新生”
面对文旅产业和消费升级,稻香村构建起多维创新体系。2018年稻香村与故宫文创联名推出"朕的心意"系列,将宫廷纹样融入包装设计;2021年开设"稻香村茶饮体验店",用现烤糕点搭配新中式茶饮。2024年稻香村紧抓热点,积极打造联名IP,携手《黑神话:悟空》推出联名礼盒“齐天揽月”。2025年春季将《红楼梦》文化元素融入糕点制作,推出宝玉酥、黛玉酥、宝钗酥、湘云酥等系列点心,深受广大顾客喜欢,两个月销售30余万盒。2025年7月,稻香村抓住”苏超”热点推出系列点心,成为暑期档“网红点心”。
稻香村同时结合苏州地方饮食文化特色,推出不同节令点心。沈经理拿起“碧螺春茶酥”向实践团成员展示并介绍道:“今年夏季稻香村结合苏州的特色,推出茶点酥,像这款‘碧螺春茶酥’便是新推出的产品,非常适合不能吃甜食的客户”。
3.走向世界担当文化“大使”
稻香村在坚守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快全球化布局,在东南亚市场推出椰香风味糕点,通过FDA认证进入北美商超渠道。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稻香村糕点引发各国游客驻足,成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大使”。近两年来,稻香村走出国门,产品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稻香村不仅是苏州文化的历史符号,已成为国潮文化的代言者。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目前“稻香村”线下销售能力有限,大多数顾客为老主顾,新顾客所占消费者比例较低。实践团结合旅游专业提出建议:“可开发‘研学+非遗’跨界产品,比如针对中小学生与老年人开设体验课程,通过线下实践体验,了解非遗技艺的奥秘。”采访过后,实践团成员品尝了稻香村的糕点,还邀请了前来购买的顾客一同品尝并请顾客分享体验感受。
此次调研活动为“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实践团负责人蔡云浩介绍,团队后续将通过开展“研学+非遗”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老字号”的技艺,为“老字号”探索出“技艺保护——价值传承——实践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撰稿:“姑苏老字号”社会实践团蔡云浩;审核:苏菡丽)

(图为团队负责人蔡云浩与成员李雨轩采访“稻香村”总经理沈辉)

(图为稻香村推出的“齐天蓝月”礼盒糕点和“苏超”礼盒糕点)

(图为稻香村推出的“红楼梦”礼盒糕点)

(图为实践团成员邀请顾客品尝糕点)